回首頁中華流通顧問協會顧問專區 會員登入
顧問師姓名
所在區域
LINE ID
手 機
Mail
學經歷簡介
產業新聞

    自2009年6月台灣開放陸資赴台以來,已歷經40個月和3波開放清單,第4波開放清單也即將公布。大陸成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及台灣持續推動設立「自由經濟示範區」,更為陸資入台提供了新的拓展空間。值此之際,審視當前陸資赴台的現狀和走勢、面臨的障礙及需要解決的問題,是非常必要的。

政爭影響陸資信心

台灣官方統計數據顯示,2013年1至7月陸資入台投資金額為2.39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79.34%,創開放陸資以來同期新高;投資件數為83件,較去年同期增長3.75%。

自2009年6月開放陸資至今,陸資累計來台投資件數為425件,投資金額為7.42億美元。2013年投資金額之所以創新高,主要源於3個大型投資案,一是香港金屬包裝製品有限公司以5940萬美元收購台灣公司鼎新金屬股份,且仍在持續增資中;二是中國建設銀行以4685萬美元來台設立分行;三是廈門華天港澳台商品購物有限公司以4367.9萬美元投資金門華天國際大酒店。

由上述投資情況可以看出,陸資赴台經濟經過3年多的發展,已大體呈現出增長速度加快、大項目增多、注重服務業投資和資本趨於密集化的特徵。在這一態勢下,陸資赴台將逐步進入發展的「快車道」。

儘管2013年的陸資赴台呈現快速成長態勢,但毋庸諱言,在陸資赴台的過程中,仍面臨著諸多的瓶頸與障礙需要加以解決。主要表現在3方面:一是台灣當局開放給陸資投資的業別項目仍相當有限,儘管經過3波開放,台灣已開放了絕大部分製造業項目和超過50%的服務業、公共建設項目,但對於股權比重、技術取得、產業進入等方面仍有較多限制,從而影響到企業的獲益水平和投資的吸引力。

二是對陸資投資人資格限制過於嚴苛,相關規範及配套措施不力,這不僅限制了台灣資本市場的規模與參與程度,同時也阻礙了兩岸間的人才流動,使得本應更加活躍與開放的兩岸要素流動受到較多的限制,未能發揮出應有的積極影響和帶動作用,也未發揮兩岸優勢互補與要素優化之效應。

三是由於政爭不斷及一些輿論、反對勢力的攻擊性語言,使得不少陸企對台灣投資環境與發展環境信心不足。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干擾了陸資赴台發展,如狀況未能改善,則會進一步阻礙陸資赴台的持續擴展。

從發展與合作的角度分析,陸資赴台注重的是台灣市場較高的國際化程度,以及在知識產權、人才等資源等方面的優勢。陸資赴台不僅有利於推進台灣產業發展和市場的擴展,也有利於促進台灣經濟與就業的成長。因此,需要從多層面解決當前陸資赴台面臨的障礙:

給予陸資更多善意

一是盡快公布第4波開放清單,在投資領域、股權比例、技術交流等方面,依據市場規律和企業的實際需求加以有序開放,從而進一步提升陸資企業的投資意願;二是加快相關配套措施修訂,放寬對於投資人和人員流動的限制,從而有效活躍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,形成有利於台灣經濟轉型和創新型經濟體建設的整體環境;三是輿論需要給予陸資更多的善意,從而為陸資赴台創造更好的社會環境,從而進一步提振企業家的信心。

進一步開放陸資入台,實現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、深化兩岸合作、提升合作層次,不僅是兩岸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,也是在國際經濟環境不佳、台灣經濟提振乏力的背景下,促進台灣經濟成長、增進民眾福利的重要選擇。可以預期,在新的形勢下,經過兩岸協商和台灣進一步放寬政策限制,陸資赴台應能呈現更快速、有序、持續的發展態勢。